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视点博文 > 专家观点 > 正文

任玉成:2011年北京书刊印刷产值102.7亿元

时间:2012-03-22 作者:袁宇霞 来源:必胜原创

摘  要:
根据北京印刷协会的统计,2011年北京市书刊印刷企业共有673家,相比2010年增加了3家,实现销售产值102.7亿,与上一年同比提高了近7%。

关键词: 北京印协 印刷数据 北京印刷 任玉成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质量协会印刷分会(北京印刷质协)2012年工作会议上,协会理事长通报了2011年度北京地区书刊印刷产业的状态,并通过成功案例呼吁传统印刷企业要明确定位,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精细化管理,做出特色,做大做强。

     2011年北京市超亿元企业相比2010年增加1家达到17家,超亿元企业完成总生产产值为37.4亿,占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总产值的36.4%。销售5000万以上的企业有26家,3000万以上的企业22家,2000万以上的37家。销售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总数为102家,总产值为73.1亿。2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为571家,销售产值29亿。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北京地区规模效益企业在逐年增长,集聚效益明显。销售产值前三甲为盛通股份:4.7亿;华联印刷:4.2亿;利丰雅高:3.7亿。今年新增的超亿元企业为一家民营企业——博海升印刷,2010年这家企业的产值不过7000万,2011年一举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北京印刷业的一匹黑马。

     集聚效益上升的同时,在某些细分市场领域趋向于几家企业独大,瓜分市场的势头。如彩色期刊领域,北京共有700多种彩刊,基本由5-6家企业完成印刷,主要集中在盛通、华联、利丰雅高、国彩等。虽然整个行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但这些企业仍在持续投入扩大规模,如2012年华联新投资一台商业轮转,利丰雅高投资一台八色平张印刷机和商业轮转印刷机,这些大型企业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这类企业普遍认为,虽受IT、手机、网络图书的冲击,但每年彩刊的广告费仍维持在60亿元高位,彩刊的印刷需求量不会下滑。

     第二,小规模印刷企业生存相对比较艰难。工业销售产值在2000万以下的500多家印刷企业的生存相对比较困难。他们多半仍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价格低,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利润率也非常低,甚至没有利润。供求双方的利益均得不到保障。面对不断攀升的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这些企业步履为艰。北京地区印刷企业散小弱问题依然是未来要突出解决的矛盾,要么整合要么调整,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要想解决散小弱问题,传统印刷企业需转换经营模式,从粗框经营向集约精细化经营转变,用高新技术替代传统落后产能,采用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市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好的生机。     

  六大案例给印企借鉴 做出特色

     企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要让客户离不开。以下是北京地区一些优秀的印刷企业采取的策略:

     案例一:在北京有这样一家数码印刷企业,其前身是一家数码快印门店,利润低薄。在过去8、9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转变模式,目前形成了以外包服务模式为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文印输出服务。2011年这家公司的销售产值达到1.7亿元人民币。因为定位准确,其在某大厦中的一间200平方米的快印中心,只有15名员工,全年就可产出600万产值。虽然他们的数码设备并不尖端,但因为掌握了市场需求,做出自身的特色,发展迅速。

     案例二:北京顺诚印刷,只因老板喜欢摄影,于是将公司的产品定位在为摄影出版服务,为摄影家服务。通过搭建摄影数据平台,组织摄影家俱乐部等手段,专门为摄影杂志、摄影画册提供印刷服务。随着老百姓收入的提高,玩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空间很大。最为重要的是,仅仅凭借这样一个定位转变,2011年公司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申请上拿到了500万的政府贷款贴息。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印刷复制管理处荣国良副处长对印刷企业愈重心长的说,政府不是没有钱,而是愁于找不到好的项目,只要有好的项目,政府是愿意扶持的。

     任玉成理事长也认为,一家企业应深入研究客户、研究市场需求,研究政府的政策,否则这家企业是不会有长进的。

     案例三:凤凰传媒集团。目前出版业的状态是单品种图书的印量越来越小,其印量范围只在3000-4000册之间,而品种则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样的市场趋势,凤凰传媒集团引进柯达鼎盛1000高速喷墨数码印刷机,在不久前举办的数码研讨会上,从一卷筒纸,通过喷墨印刷、折页配页、加工成型、裁切,变成一本图书成品的时间只有短短8分钟,另所有与会人员极为震惊。

     目前,凤凰集团2000册以下的图书全部使用这台高速轮转喷墨设备印刷,据称在过去的一年间,已经做到了基本盈亏平衡,每天印刷12000册图书,约十几个品种。其负责人说:短版图书再也不用发愁了。

     传统印刷固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传统印刷受产业结构调整,出版社改制调整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等众多客观因素,必须改变自身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案例四:铁道出版社印刷厂。这是一家传统的书刊印刷企业,多年来一直为铁道出版社提供相应的书刊、车票等各项印刷服务。为了顺应电子标签的发展,2011年铁道印刷厂尝试进入电子标签(即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领域,虽然仅仅是涉足于后期封装一个工艺环节,全年的收入就增加了几百万。目前铁道出版社电子标签产品主要为广深铁路火车票。RFID电子标签是一个崭新的市场,近日,商务部发出通知,2015年前,所有名酒必须采用电子标签。未来在物流、票卡、超市、医药等领域,电子标签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案例五:企业整合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众所周知,北京新华印刷厂通过完成对百花、人美以及新华自身三家印刷企业的整合,成立现在的北京新华印刷公司。据负责人介绍,整合的过程虽然很痛苦很艰难,但去年整整一年,新的新华印刷虽然亏损但总量在上升,2011年总产值达到1.33亿元,相比2010年提高了22.3%。截止一季度,新华印刷已经基本处于不亏损状态。通过整合扩大规模,实现规模集约效益发展,是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的重要手段。

     案例六: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管理、培训人才、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开始考虑通过采用新技术,采用自动化,取代传统的生产模式。如将印刷前的纸张整理裁切到印刷机的准备,到印刷的检测,到印刷装订成型,整个工艺联动起来,把中间环节的人员减下来,降低劳动力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

     如果你仔细分析企业的运作步骤,无论企业大小都有深度挖掘的资源。目前而言,大多企业的管理还是相当粗放,工艺、人力、材料、设备上都存在很多无效工时和浪费。北京一家印刷企业,其ERP系统可以反映出一个订单从下单到成品完成,收回多少钱,投入多少成本,利润多少,全部一目了然,管理非常严谨。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等问题,是需要大家考虑的。通过ERP进行精细化管理也是越来越多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的路径。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