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必胜印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电子阅读让我们丢了什么?

时间:2016-03-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很多人都习惯在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层出不穷的电子终端上浏览新闻、阅读书籍。这种方式增加了知识的易得性、存储性,但同样有所失。

关键词: 电子阅读 

  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很多人都习惯在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层出不穷的电子终端上浏览新闻、阅读书籍。这种方式增加了知识的易得性、存储性,但同样有所失。

  首先,阅读文本没有物质属性,给一些人造成了失落感。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指出,“现代感知媒介的变化可以理解为韵味的衰竭”。读书曾是一种美好的活动,诉诸人的触觉,给人以稳定感,电子文本缺乏物质性,在大规模复制后,其“韵味”已消失殆尽,因而这种体验不会再发生。

  其次,知识形态变得“碎片化”。书籍的伟大,是因为它赋予人类以理性,知识就包含在图书馆书册的光影之中。读书,被认为是一个纵向积累的过程,一种思维逻辑的训练;但电子阅读却与之相差较远,很容易被转为随意的、“蒙太奇”式的浏览,阻碍人们向深处探索,理性的思维由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因此,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阅读带给我们的时间观、秩序和理性,正被电子阅读的即时、无序和非理性所取代。

  人们早已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后果。面对当代人的境况,技术给予了一些回答,许多和纸有类似感觉的电子阅读器不断面世,试图恢复电子阅读所失去的那种物质感和稳定性。

  比尔·盖茨说:“在电脑上阅读仍然远远比不上在纸上阅读,即使是我,有高级的显示器,热衷于引领网络生活方式,遇到超过四五页的材料,也会将它们打印出来。我喜欢随身携带材料,并在上面作批注。”

  事实上,对于经历传统阅读的很多人来说,那些努力改进的技术,虽然带来了知识获取和表达的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心理上的慰藉,但其意义也仅止于此,因为无论技术如何先进,也无法改变其作为电子媒介的特性。归根结底,纸质书报和电子终端是性质不同的媒介,前者代表书面文化,后者代表电子文化,它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有不同的偏向。

  (作者系吉林省延边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金昌珍)

关键词:电子阅读 
热点排行
柯尼卡美能达黑白新品bizhub PRO 1200产品报告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详细]

上海紫光预推出数字喷墨印刷机PM520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详细]

杭州东城图像公司推出热敏CTP和UV-CTP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详细]

大族冠华新推GH794四色商务印刷机亮相全印展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详细]

美企业推出新概念UV-LED喷墨丝网印刷机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详细]

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7000/C6000产品报

2011年8月5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详细]

更多知识手册